吴国亭
《雁荡山花》(中国画) 潘天寿
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、令人百看不厌的《雁荡山花》,是潘天寿先生的代表作之一,在绘画形式美的表现上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界。
这幅作品看来只是由几种山花野卉组成,没有别的陪衬点缀之物,那些花草:
它们的“身段”各不相同——有的壮实,有的纤弱,有的高大,有的矮小,有的丰腴,有的潇洒。
它们的花型和色彩各不相同——有的零散,有的严整,有的簇生,有的成串:色彩也不一样,有的大红,有的朱红,有的洁白,有的金黄……
它们的叶形各不相同——有的琐碎,有的整块,有的细小,有的阔大,有的呈针状,有的呈卵形,有的为羽状复叶:有的互生,有的对生,有的轮生。
它们的叶色也各不相同——梗与叶色彩有赭石,有石绿,有花青,有墨色……
它们的笔墨也各不相同——因形象不同,笔墨随之变化——有双勾,有没骨,有的撇,有的写,有的点;有的软,有的硬,有的润,有的燥,有的苍,有的嫩。
这几样花草分迭交错,或独立,或穿插,十分得体,多样统一。相参无碍,连题款文字也加入了花草行列,与之融为一体,成为画面有机组成的一部分,可以说“拆开逐物有致,合拢则通体联络”,整幅画不可增删,不可改动,自然有致,浑若天成。
若问,这种理想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获得的?我认为,其最主要的关键是:长短相邻,双勾与没骨相间。对立物紧挨,以造成强烈的对比“丑陋的挨着美貌的,魁梧的挨着瘦小的,老人挨着少年,壮汉挨着病夫。”(达·芬奇)如果不是遵循这一艺术规律,而随意凑合,将会大为逊色。
这一多样统一的艺术规律,早在古代就被一些美学家所认识。我国春秋时代就有人对音乐提出了“和而不同”的见解。外国古代的一些美学家也发现“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”能产生美感,认为“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”是艺术的重要法则。
既然多样统一在一个整体里,就不能孤立地看一幅作品的某个局部,因为每个细部只有融合到它所在的整体中,才能发挥作用,如同一个人的相貌美不美,不是只看眼睛或鼻子某一局部,而应看整个五官之间的距离大小搭配是否适宜。适宜就美,不适宜就丑。因此,可以说,多样统一的问题,实质上是个局部与整体关系问题,正如德·谢德林所说:“凡是未曾提高到整体观念的人,便完全没有能力判断任何一件艺术作品。”
潘天寿先生深谙此中三昧。
(来源:《吉林日报》2016年2月2日 第13版<艺苑>)